生物除臭技術介紹
惡臭氣體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而且對人體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會使中樞神經產生障礙、病變,引起慢性病、急性病。國外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便開始了惡臭氣體污染治理的研究,并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我國20世紀80年代才開展惡臭氣體污染的調查、測試和標準方面的研究,而對脫臭技術的研究則是從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進行。
各種惡臭氣體處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經過物理、化學、生物的作用,使惡臭氣體的物質結構發生改變,消除惡臭。常規的惡臭氣體常見處理方法有燃燒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生物除臭是采用生物法通過專門培養在生物濾池內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膜對廢臭氣分子進行除臭的生物廢氣處理技術。近年來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廠的臭氣處理。
01惡臭的來源
污水處理:
粗、細格柵井機,提升泵房,配水井,初沉池,沉砂池,調節池,預曝氣池,厭氧反應池,好氧池(視情況而定)
污泥處理:
儲泥池,濃縮池,消化池,脫水機,污泥輸送帶,污泥供料泵,污泥堆棚,污泥車通道,污泥卸料位
02惡臭的種類
除硫化氫、氨等少數無機化合物外,絕大多數是有機物,硫、氮、氧和氯是惡臭物質中常見的組成元素。近幾年來國外有關研究人員根據對惡臭污染的調查結果,對130多種典型的惡臭物質進行了篩選,劃分為硫化物、地基脂肪胺、芳烴、羥基化合物、醇類、酚類、低級脂肪酸、吲哚八大類。